一、办学定位及理念
邢台学院的音乐教育伴随着百年办学历史逐步发展成长,于1996年独立成系,2018年更名为“音乐舞蹈学院”。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贯彻“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构建“纯德树人的育人体系”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和培养“优秀公民、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思路,确定了培养能够“上得讲台、登得舞台”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舞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全方位多层面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起了“学练演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院简介
音乐舞蹈学院现开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下设理论与器乐教研室、键盘教研室、声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在校生998人。教职工52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28人。博士研究生3人,具有硕士学位38人。师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团结上进、富有朝气、刻苦钻研业务,具有责任心和凝聚力的队伍。院长刘兴武教授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许澄教授获“河北省师德标兵”称号。
拥有现代化教学楼一座,琴房楼一座。设有多媒体教室、合唱排练教室、电子钢琴教室、MIDI教室和标准化舞蹈教室以及1769㎡的音乐厅,价值四百多万元的移动舞台设备(灯光、音响、LED大屏幕等)和种类多样的民乐乐器、西洋乐器,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需求。
立足于地方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最前沿,学院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优势,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教师主持省市级课题30余项,其中9个项目被批准为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4月成立的邢台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团队深入乡野,对非遗项目进行调研普查,为邢台地区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联手邢窑研究所打造的邢瓷乐团业已成为代表邢台地方文化的新名片。参加教育部“云上美丽乡村--双师课堂”威县基础音乐教育服务项目,受到地方政府高度评价。自2018年起在邢台部分县市区陆续开展美育志愿服务,指导中小学开展舞蹈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舞蹈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缓解县乡音乐舞蹈教师短缺的难题,为新农村少儿美育工程添砖加瓦,助推乡村艺术教育的普及。
在省市各种大型演出活动中也活跃着师生的身影,如:中国•邢台太行山文化节、邢台学院百年校庆大型文艺晚会,河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河北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开闭幕式、邢台市旅发大会开幕式、邢台市百场惠民演出等等,已成为推动地方文化艺术活动的主力军。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央视大舞台和省外演出活动也纷纷发出邀约,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舞蹈学专业在河北省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在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中获专业青年组表演、编创双二等奖。2020年获河北省舞蹈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学生合唱团在河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2023年河北省舞蹈大赛中斩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
优秀毕业生——
2011届毕业生郝增龙,毕业后不畏艰苦自愿扎根到偏远农村从事小学教师工作,在教学的同时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孤儿学生,募集资金为学校增添硬件设施,创建其音体美的教学,填补以往的空白和不足。郝增龙先后获得巨鹿美丽教师、感动邢台网络人物、河北省感动乡村特岗教师、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第四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等荣誉。
1996级毕业生井庆勋,著名青年作曲家,我院1996级毕业生,现就职于邢台市群艺馆。创作的《听香》,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张也首唱。井庆勋同学毕业以后,回到家乡临西县中学工作,后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刻苦钻研作曲技术理论,先后创作多首歌曲,被国内知名歌唱家演唱。
三、专业介绍
音乐学专业2021年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该专业致力于立足邢台,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冀,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掌握必备的音乐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岗位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优秀音乐教师。核心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中外音乐史与鉴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世界民族音乐、中学音乐教材教法、音乐美学、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该专业依托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工作,通过“新师范”建设重构师范专业新形态,以教学形态的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课程体系的变化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舞蹈学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致力于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需求,具有一定舞蹈理论素养和舞蹈编创技能、较系统的表演技能和舞蹈教育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演出团体、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有: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编导、剧目排练等。该专业依托产业学院的创新驱动,践行着我校“三对接、三联盟”战略部署和应用型转型发展大计,力求凝练特色、实现新突破。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就业方向涵盖中小学校、文化部门、艺术团体和培训机构等。每年有毕业生考入艺术专业院校或综合性院校艺术专业研究生,由于毕业生整体水平高,岗位适应性较强,毕业生被各类用人单位看好,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就业市场。
传承百年历史文化根脉,音乐舞蹈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体系构架,实践教学亮点突出,协同育人效果明显,“三个舞台”熠熠生辉。在为地方人民群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必将在邢襄大地上奏出更为绚丽多彩的乐章!